拆弹部队

拆弹部队

拆弹雄心,危机倒数,反恐防暴部队

在线观看免费

年代:2008 

首映:2008-09-04(威尼斯电影节) / 2009-07-31(美国)

时长:131 分钟

语言:英语

观看量:174546

热播指数:378

豆瓣:7.8

更新:2024-05-10 04:49

标签:现代战争

剧情:
美军入侵伊拉克后,上士威廉姆斯·詹姆斯(Jeremy Renner饰演)被调到陆军紧急炸弹处理部队,接替刚刚在巴格达执行任务时牺牲的同事。拆弹小组的另外两名成员,负责联络的桑伯恩中士(安东尼·麦基饰演)和负责掩护的特种部队军官欧文(布莱恩·杰拉蒂饰演),对冲动的威廉姆斯有着强烈的反感。但在联合国大楼的炸弹处理行动中,威廉姆斯拒绝了强行拆除炸弹的命令,得到了雷德上校(大卫·莫尔斯饰演)的赞扬。在一次仓库炸弹处理任务中,威廉姆斯认为被用作尸体炸弹的伊拉克男孩是贝克汉姆(克里斯托弗·萨耶格饰演),他是一名在军营遇到的盗版DVD销售商。小贝的死让威廉姆斯更加疯狂,留下军营独自调查。。。这部电影在2010年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了六项大奖,包括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、最佳原创剧本、最佳剪辑、最佳声音剪辑和最佳音效。
展开
线路F1
线路C1

图集

  • 拆弹部队 图1
  • 拆弹部队 图2
  • 拆弹部队 图3
  • 拆弹部队 图4
  • 拆弹部队 图5
  • 拆弹部队 图6
  • 拆弹部队 图7
  • 拆弹部队 图8
  • 拆弹部队 图9
  • 拆弹部队 图10

影评人

《拆弹部队》Are u ok?

一部非常接近真实的影片
你可以看到人体在爆炸中是如何消失的
也可以看到如何在人体中放置炸弹
电视新闻里关于自杀式爆炸的消息
终究是极少的 片面的
我们也更加无法了解到生存在随时可能让你荡然无存
化作一股青烟的环境下是一种什么心态
本片就带你进入了这些面对死亡的Man当中
不论这场战争到底谁代表了正义
但是就像片中长官的那句 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真正的男人
对片中的拆弹人员 真的是感觉到piapia 的
片头Guy Pearce出场只一次就变成了骨灰
而后Ralph Fiennes更是在唯一的一次出场中被狙毙
而且Ralph Fiennes扮演的还是一个猥亵的靠抓捕逃犯挣钱的雇佣兵
这两大名角都干作炮灰
可见本片所要表现的重中之重是那些真正面对死亡的人
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高压的
都是让人无法想象的
没一次决定都可能是致命的
就像那场年轻士兵面对远处羊群中趴着的人影
犹豫自己是不是应该开枪时
他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正站在生死边缘
还有那场拆除字母雷的戏
当拆弹的人员沿着导线寻找炸弹时
竟然一下拉出了六枚炸弹
并且把自己围在了中心
当时我就被震撼了

美国描写战争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反战的,不可能讴歌战争,也不会去讴歌战士。这个拆弹部队也不例外。美国的战争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真实,不渲染不夸张,你也看不见什么慷慨激昂的“为了新美国,前进”或是“为了胜利向我开炮”这类的豪言壮语。然而这种冷酷,才是战争的真实面目,战争就是这么令人厌恶,让人迷惘。这部片子讲述的是关于拆弹部队这个群体,伊战结束之后,也许拆弹部队是最危险的一个军种了。影片就是通过几个拆弹队员一段一段的经历,表达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,当然还有一小撮伊拉克人刻骨的仇恨,当民主自由和民族主义碰撞的时候,可能大多数人会选择民族主义,尤其这民主自由是强加给你的时候,并且这些人还是异教徒。这种事情永远也说不清楚,也不会有多少人能够记住血的教训。几年前我看过一部反映伊战的电影《锅盖头》,感觉非常经典,但是似乎没有人同意我的看法。这回看的这部《拆弹部队》我也觉得很经典,尤其它的情节更有看头,我想这一次会有更多的人同意我的看法。

1、战斗和任务
关于战斗和任务的在认识上的区别,在James第一次英勇“拆弹”之后,黑人队友sanborn说:"we are going on a mission , and my job is to keep you safe so we can keep going our mission."但是James头也不回地回道:"It's combat ,buddy"。
一语中的。
sanborn只当这是场任务,而从来没有把它当战争看待,所以他会有疑问,他在醉倒后会疑问自己到底配不配得上这身军服。当然,一方面,他为之前同伴的死而耿耿于怀,另一方面,不得不说的是,在高度专业化和高度技术化的美国军队中,几乎感觉不到战争气氛的人大有人在。这既包括了美军后方的技术人员,随军医生,甚至也包括了前方的巡逻队和“拆弹部队”,看看开场的那个拆弹机器人,不过是我们的遥控玩具的升级版,再看看那些弃车而去躲在墙角招呼美国国旗的的美国大兵,他们的草木皆兵,他们的恐惧,你就应该知道,至少在他们自己看来,依靠技术保命要比任何事情都重要。
然而,真正的面对面的战斗是需要理由的,无论这种理由是金钱、个人仇恨、还是冠冕的爱国主义

核心提示
《拆弹部队》描述的,恰恰就是新保守主义覆灭后,美国“主义真空”的状态下的矛盾: 知道战争的残酷性,但又欲罢不能。只是电影可以表现得比奥巴马政府更超然一些,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,不对现实做任何的批判,只用镜头申明自己的打酱油态度。尽管在票房上它是失败的,但是它引发了人们对身边最主要的一个现实问题的思考,获奖自然在情理之中.

在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理上,《拆弹部队》狂揽六项主要大奖,使其在这场前妻与前夫的对决中,以6:3战胜创造了票房神话的《阿凡达》。很多评论员借此认为这是奥斯卡向现实主义的回归。倘若这一观点成立的话,那么影片的中间路线或许是最好的佐证。
奥巴马的胜利曾一度被视为新保守主义在美国的彻底失败。甚至是反战分子们眼中的希望之火。新保守主义萌芽早在罗斯福新政时代就开始出现。其时,罗斯福出于政治需要,称自己为自由主义者,并取得成功。而他的政治敌手为了重新夺取政权,逐渐形成了新保守主义。也就是说,新保守主义其实主要是从自由主义转变而来。而且成员多为一些狂热的自由主义分子

09年金球奖让人津津乐道的两件事:
一件是梅丽尔·斯特里普自己和自己较真(《美味关系》和《爱很复杂》获得两个音乐/喜剧类最佳女主角提名),一件就是卡梅隆和凯瑟琳的狭路相逢(《拆弹部队》和《阿凡达》竞争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)。
话说虽然凯瑟琳说很高兴能和这么多高水平导演同台竞技。
其实潜台词应该是,不是只有卡梅隆你会拍电影。
若不是一部《拆弹部队》让我知道这个一直冠以“卡梅隆”前妻名号的女子。
也许我将终究错过这个“爷们儿”。
历来女导演就少,我认识得也不多。
小时候看过《秋天的童话》《玻璃之城》和《北京的乐与路》。
那时还是个黄毛丫头。演员都认不得几个就更别说导演的名字了。
这多亏我记事较早,顺带着记下了这么些片子。十多年年过去了,我却再没有看过。
当时就知道这些故事都讲得特别慢,男女主角特别纠结,老爸不喜欢看。
后来又看了《钢琴课》和老徐的诸多片子,就更加坚信女导演向来特别粘且赚眼泪的观点。
细想来,正因为如此,才使这些片子在男导演横行天下的时候显得细致动人(也跟我是姑娘有一定关系)。

《拆弹部队》Are u ok?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hbmrpos.com/tiantang/kandianying-311.html

展开

豆瓣精选

兵临城下
8.42001年爱尔兰剧情
黑鹰坠落
8.72001年美国动作
拯救大兵瑞恩
9.11998年美国剧情
风语者
7.72002年美国动作
狂怒
8.02014年美国剧情
集结号
8.22007年中国大陆剧情
猎杀U-571
8.12000年法国剧情
孤独的幸存者
8.12013年美国剧情
父辈的旗帜
7.82006年美国剧情
硫磺岛的来信
8.22006年美国剧情

美国剧情片

收视爆火推荐

天堂A排行榜

只为你推荐